资讯 • 热点

可为绿色金融实验田

城市运营中心地方运营中心粤东中心财新网许明晓6/7/2016 6:58:47 PM

  中美两国城市代表6月将齐聚北京,宣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新方式。“绿色金融”将成为重要议题。若远见和创新机制并举,城市将能够吸引新的民间资本投资绿色项目。


  实现气候变化的宏伟承诺需要巨额且长期的投资。然而,即使城市的领导者们认同低碳项目投资随着时间的推移终将有所回报,很多城市仍在苦苦建立相关机制以促进资本最先投向低碳项目。伴随能源节约、医疗卫生成本降低,以及其他经济社会效益的产生,巨额投资回报也会随之而来。但这一切都需要远见——同时来自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的远见——只有如此才能让这些项目开花结果。


  基于我们在全世界与政府及私营部门合作的经验,我们发现城市通过明确融资需求、建立科学正确的机制和借鉴其他城市的最佳实践经验,将可以更加有效地利用社会资本促进低碳发展。


  目标远大,融资需求应明确


   可以成为践行绿色金融的试验田。在未来的15年, 城市人口有望达到10亿。预计到2030年,世界上每八个人中就有一人居住在 城市。


  同时, 已立下宏伟目标:即到2030年前将碳强度减低60%-65%;2020年前20%的电力来自于非化石资源,并在2030年前使得碳排放量达到峰值。适应城市人口增长的同时降低排放,这是 城市与世界城市共同面临的挑战。


  即将到来的第二届中美气候智慧型/低碳城市峰会上将有一份新的报告发表,该报告由 人民银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家马骏博士领衔的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开创性地召集可持续发展研究方面的专家以及金融市场人士共同参与完成。研究得出这样的结论:在2020年前, 城市在低碳建筑、绿色交通、清洁能源方面预计将有6.6万亿元(约合1万亿美元)的投资机会。这是一项重要的“数据”研究成果,要实现宏伟的气候变化目标需要明确的融资需求。


  然而人们也一致认为,城市项目融资仅靠中央财政的老旧模式无法满足。根据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之前的分析,政府财政只能满足10%-15%的投资需求,因此必须引进新的“绿色”资本才能实现这些宏伟目标。


  汇聚众力,建立正确机制


  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已经完成了开创性的工作并出台了以金融体系支持 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所需的政策、法规与市场创新机制。我们与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合作,建立了绿色城市融资工作小组,会集环境与金融领域的专家共同出谋划策。


  当下投资者有浓厚兴趣并且全球资本相对充足,因此我们应建立合适的架构和路径以便利绿色资本流动并产生预期稳定的投资收益。在此基础上,可以发展适当的产品与金融机制,如绿色债券和更多的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以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并带来可预估的收益。


  学习全球最佳实践,借鉴有效方法


  纽约市曾面对并克服了相同的挑战。2013年,纽约75%的碳排放来自于建筑物,此时大部分建筑使用高污染的燃油供暖。用政府资金去改造所有的建筑,显然并不可行。


  时任纽约市长的迈克尔·布隆伯格先生引入了创新的融资机制,包括通过价值500万美元的由纳税人税金建立的贷款损失基金吸引了9000万美元的社会资本融资,将建筑供暖系统改造为使用更清洁的燃料。清洁供暖基金共吸引了三亿美元资金投向建筑节能项目,减少了65%的PM2.5排放,根据纽约市健康与心理卫生局的测算,因此每年约可挽救约800人的生命。如今,纽约的空气比过去五十年来都要好。


  在 ,重庆市政府也开发出一条创新途径来资助建筑翻新。政府将成百上千的建筑打包成一个项目,并委任一个公司进行建筑能源审计和翻新工作。重庆市通过同时吸引公共资金和社会资本,为建筑节能改造提供了成本低收益高的典范。


  这样的全球最佳实践和有效方法对其它城市颇有借鉴意义。我们将继续与 合作伙伴携手建立促进城市间交流与合作的平台,寻求新的方法为可持续的城市基础设施寻求资金,帮助 实现目标。


   在通过创造充足动力和正确机制为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吸引所需的绿色资金方面已经取得很大进展。私营部门有望在实现这些长期的环境、经济、社会目标中发挥重要作用,为 绿色金融事业做出重要贡献。(文章作者Antha Williams为彭博慈善基金会环境项目总监)

上一篇:地市楼市关系密切 新地王潮是开始还是结束?

下一篇:央行:穿透式监管互联网金融

旗下业务介绍:电视节目 - 网络电视 - 网络广告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514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