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百强城市202201期 | 聚焦北京上海:新使命——创建全球一线城市
为全面评价百强城市过去一年的发展成果,华顿经济研究院近期推出“走进百强城市”系列专题,按照“做大做强做优、全面均衡发展”的百强城市评价体系全面解析百强城市发展,找准百强城市当前发展存在的短板问题,明确百强城市未来发展的战略方向,以期能够更好导引百强城市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2022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上,北京和上海高居前两位,综合得分超过90分,大幅领先第三位的深圳。北京和上海也是中国唯二的GDP总量超四万亿级城市,财政和储蓄数据亮眼,整体硬经济实力强大。同时环境、科教、文化、卫生等软经济实力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软硬经济发展均衡,综合经济实力强劲,是绝对的中国超级一线城市。
但放眼全球,主导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主核则是全球一线城市——“纽伦巴硅”,即纽约的经济和金融、伦敦的金融和文化创意、巴黎的时尚消费、硅谷的科技创新。未来,北京和上海应主动从国内城市竞争的“内卷”中超脱出来,全力参与国际前沿的竞争合作,以赶超“纽伦巴硅”创建全球一线城市为使命,引领百强城市优化发展,共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辉煌。
全球最大的航运中心——上海(图自解放日报)
新使命要求京沪两市在经济体量和城市能级上都要达到全球领先水平。从GDP总量上来看,北京和上海已有相当大的优势,再经过十年左右奋斗即可达到全球领先水平。但在城市能级上,尤其科技、文化和创新方面的不足乃是两市问鼎世界的最大短板,这就需要聚焦短板加大投入、加速改革,才能大幅提升城市能级。
国产智能动车组列车 (图自人民日报)
北京上海要打造世界领先的全球一线城市,仅靠其自身乃至全国的人才、资源和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必需要集聚全球最顶级的“大师”级人才,建设全球最领先的“大楼”———即科技装置,采用最优的体制机制保障“大师”和“大楼”发挥最大效用。只有这种“大师+大楼+机制”三位一体的有机结合,才能确保北京和上海建成全球一线城市。
国产“大飞机”C919 (图自解放日报)
要实现全球领先的目标,我们认为可以分两步走:第一步是用13-15年的时间,在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和科技创新等方面全力追赶“纽伦巴硅”。第二步是再经过十几年的奋斗,到2049年,在全球经济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成为全球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和科技创新的主要策源地和引领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做出贡献。
相关阅读:
- 松江二中邀请专家开展“生活中的文化和文化中的生活”讲座 2023-10-27
- 大国精瓷·筑梦今唐 中西生活美学交流会暨“今唐”瓷器品牌发布会 2023-06-02
- 长三角党建品牌联建活动(常山)简讯 2023-04-13
- “元宇宙生态大会2022”10月27日在上海成功举办 2022-10-31
- 长三角党建品牌服务沙龙近日在南航上海分公司举办 2022-09-19
热门推荐:
- 长三角党建品牌——公益慈善品牌升级 2024-12-16
- 艺术家伍素娴作品亮相艺术上海国际博览会特别主题展 2024-11-07
- 纪录影片《我和我的丹青》荣获第三届香港紫荆花国际电影节短片单元最佳制片人奖 2024-11-07
- 大风雅集——纪念张大千先生诞辰125周年传承展在沪开幕 2024-06-21
- Chinese Medicine and Culture《中医药文化(英文版)》正式被ESCI数据库收录 2024-06-17